您的位置:香港汽车网 > 其它 > 正文

党报经济报道创新路径探析

2018-08-15 16:45:19来源:

核心阅读

把大政方针和深奥的道理用经济生活中的事件或现象贴切地表述出来,让人们从中能看到宏观政策的缩影,让硬新闻实现软着陆。

经济报道最忌数字、举措、效益三合一式的纯工作总结,要写出生活气息浓厚的鲜活经济报道,就必须到现场去、到生活中去、到群众中去,并以平民化的视角报道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事件。

当下,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冲击,很多传统媒体积极转型,主动尝试与新媒体接轨,走融合发展之路。作为党报记者,在经济报道的采写过程中,如何适应媒体融合发展需要,写出有特色的经济新闻,让经济报道既准确权威又具有可读性,是我们需要不断研究的一个问题。

经济新闻是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新近发生在经济生活领域的事实报道。同其他新闻报道相比,经济新闻专业性强,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经济新闻不像突发事件报道那样引人注目,难以在较短时间内成为众人瞩目的热点;二是经济新闻不像典型人物报道那样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多以数据、举措和成效说话,如果缺乏深厚的写作功底,写出来的经济报道就容易枯燥无味、缺乏吸引力;三是经济新闻不像社会新闻那样具有可读性,它的内容没有丰富的人生百态、世间万象,更缺少跌宕起伏的情节描写;四是经济新闻不像时政新闻那样传递显而易见的重要信息,它所表达的新闻价值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被读者所认知。

经济报道存在不少写作误区。经济新闻写得空洞无物,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是缺乏创新思维。事物的变化是日新月异的,有的记者还习惯于原地踏步,创作思维陈旧,缺少与时俱进的精神,采写范围局限于围绕会议和活动转,不能真正深入基层,结果写出来的报道既不接地气,也没有新意。二是写作内容雷同。在经济新闻报道中,有的记者喜欢套用固有模式,照葫芦画瓢,今年的报道与往年相比,内容一样,只是时间、地点、数字、人物稍作修改。三是过分夸大。有的记者在写经济新闻时,喜欢将原本很普通的经济现象或新闻事实人为塑造、夸大、拔高,为了新闻而创作新闻,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在当前媒体融合背景下,党报经济报道亟须创新,笔者认为有以下路径可行。

增强大局意识

党报记者要写好经济新闻,首要的是增强大局意识。所谓大局是指事物的整体或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或者说,大局就是全局,就是发展趋势。

能否从宏观上把握好经济报道的主方向,大局意识非常关键。如果缺乏大局意识,不能把握全局,就很难辨别经济活动或经济现象是否具有好的经验、好的理念值得推广和借鉴,也更谈不上有针对性地对一些经济现象进行剖析,采写出具有全局性、前沿性的深度报道。作为党报记者,只有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敏锐地捕捉到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气象、新举措、新亮点,写出有特色、有温度、有厚度,客观公正、贴近实际的经济新闻。

拓展题材范围

可以说,经济新闻报道的题材是广泛而丰富多彩的。然而,从党报的现状来看,经济新闻还是很多党报新闻报道的短板。因为缺乏经济方面的专业知识,党报记者在写经济新闻时,总认为只有那些和经济工作联系密切的部门才有经济新闻素材,从而依赖于从这些部门找新闻,而不能真正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最后写出的经济报道往往像工作报告,毫无新闻性和可读性可言。

其实,真正受群众欢迎的经济新闻应该是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并且对群众的衣食住行乃至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贴近性、指导性和针对性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采写经济新闻时应更多地面向群众,从消费者的角度和立场捕捉素材、提出观点,这样写出的新闻报道才能绘声绘色。

挖掘新闻价值

不难发现,党报在经济新闻报道中,也经常做策划,报道频率和篇幅也不少,报道也看似红红火火、热热闹闹,但收到的效果却不是很理想,群众关注度也不高。这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还是对经济新闻的内在价值挖掘不够。很多经济报道只局限于对表面经济现象的泛泛而谈,缺乏深度的分析,指导意义不强,缺乏一定的实用价值,从而让读者产生距离感。因此,党报要走出经济报道的尴尬局面,就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在内容上彰显本土特色,在实用价值上做到最大化,在报道内涵上实现专业化,努力做到写作上有深度、有力度、有广度。

如获得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的通讯作品《一个智能马桶就有35项国家专利》(《泉州晚报》2016年3月10日)。这篇经济报道紧扣社会热点,采访及时,从单个企业小处切入,立足行业,揭示民营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倡导工匠精神、寻求创新发展取得的明显成效,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借鉴意义。2016年3月6日上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委书记尤权为民族知名品牌九牧的马桶盖“做广告”。该文作者第一时间实地走访多家企业、行业协会和相关部门,迅速成稿,并于3月10日在《泉州晚报》8版头条刊发,同时配发评论,形成一篇立体化深度报道。

从这篇经济报道可以看出,把大政方针和深奥的道理用当地经济生活中的事件或现象贴切地表述出来,让人们从身边的经济现象中能看到宏观政策的缩影,这种硬新闻的软着陆实现了可读性与实用性的统一,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贴近群众生活

一篇经济报道要吸引读者,关键在于要抓住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经济报道最忌数字、举措、效益三合一式的纯工作总结,好的经济报道大多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因此,要写出生活气息浓厚的鲜活经济报道,就必须到现场去、到生活中去、到群众中去,捕捉生活中的亮点和看点,并以平民化的视角报道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事件,这样写出来的经济报道才是具有极大吸引力的佳作。

如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的消息作品《马德里迎来首趟“义新欧”货运班列》(《金华日报》2014年12月9日),就是一篇深入现场、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经济报道精品佳作。该作品是全国乃至全球媒体中,第一篇关于首趟“义新欧”(义乌—马德里)中欧班列顺利抵达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新闻报道。正如该获奖作品的推荐语所言:首趟“义新欧”班列抵达马德里是一件受到国内外诸多媒体广泛关注的重要国际新闻。作为地市级媒体的《金华日报》,能在激烈的国际新闻大战中获得全国乃至全球首发的绝对优势,非常难得。多年来,出国采访重大国际新闻,尤其是经济类新闻一直是地市级媒体的盲区和短板。该作品的出现,打破了延续多年的“惯例”,让人眼睛一亮;该文作者对新闻事件执着追求的精神,值得点赞。

讲究语言表达

作为以信息传播、舆论引导为己任的党报,经济新闻报道坚持准确、生动、通俗易懂原则,既是报纸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办报方针的要求,也是新媒体环境下报纸自身发展的要求。因为准确、生动、通俗易懂,才能被更多的读者所接受,才能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时有效地宣传出去,从而达到信息传播、舆论引导的目的。我们说经济报道要生动、通俗易懂,主要是指新闻写作要接地气,但不是无原则、一味地迎合读者,我们强调经济报道语言追求生动、通俗易懂的前提是语言准确。经济新闻工作业务性强、专业术语多、数字数据多,这些术语、数字在外行人读来,不免枯燥无味,只有将深奥的道理用准确而又直白的语言表述出来,才能更好地达到新闻宣传的效果。

如获得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的消息作品《研究生在陇县当羊倌 瞄的是世界市场空白》(《宝鸡日报》2016年12月27日)一文中写道:“在牧场里,像这样打破常规的科学养殖尝试随处可见,比如羊喝水有监控分析,羊吃草有营养套餐,羊怀孕还要做B超孕检,高效、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保证了羊群的科学养殖、精细管理和规模效应。经过努力,目前,该牧场奶羊养殖规模已达到1.2万只,产奶量每月稳定,奶粉企业冬季里不再停产。之前专家担心的奶羊高死亡率问题,该牧场稳定控制到了1%以下。”

文章用准确而又通俗生动的语言将一个个抽象专业用语表达得一清二楚。当然,经济新闻报道要真正做到既准确又通俗易懂,并非易事。这就要求记者要掌握一定的经济知识,要对经济全局有一个总体的认识,还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然后才能将专业性极强的经济知识,用准确、生动、通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否则走马观花采访,照本宣科写作,很难写出有看点、有深度、可读性强的经济报道。

(作者单位:怀化日报社)

本文相关推荐

更多资讯>>资讯推荐